您的位置:首页>资讯 >

没有人是一座孤岛,疫情再次让社区显得无比重要

2021-06-22 16:35:07    来源:智谷趋势
image.png

零新增!

牵动全国人心的广东抗疫,6月19日出现一次标志性转折。胜利曙光乍现。

image.png

新冠病毒越来越狡猾,中国抗疫力量也越来越强大。全民行动,涌现无数温暖的瞬间。

在疫情爆发的荔湾鹤洞社区,居民在凌晨暴雨中有序排队,坚守的医护人员核酸检测不停,留下动人的一幕。

image.png

深夜排队做核酸,成了广州人一种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。邻里之间,秒变“战友”。

在荔湾的某小区,人不在广州的业主王女士,将其家中的库存拿出来,全部赠予有需要的小区邻居。

“小面包、牛奶、小朋友的零食、尿不湿、蒜头、萝卜、青菜……”业主群一下热闹起来,“谢谢好邻居。”“太感谢了,正愁两个孩子没尿不湿了。”

image.png

没有人是一座孤岛。疫情,再次让社区——这个曾被忽视的社会治理神经末梢,显得无比重要。

更多的组织在积极参与进来,业委会、物业、甚至包括房产中介。

image.png

上面这张照片摄于5月30日的广州,照片上穿着防护服、戴着防护镜和双层口罩的5个小伙子既不是医务工作者,也不是社区工作人员,他们是“糯家”荔港南湾旗舰店经纪人赵子凯、郭强强、张荧、郑汝景、谭昌孟。

广州疫情升级后,这家门店店东汪世华就主动联系社区,请缨加入志愿工作。

他们在高温和雨水中,穿着这身厚厚的装备,协助社区信息录入、引导居民核酸检测,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,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。汗水把他们全身的衣服都浸湿了,摘下口罩的时候他们的嘴唇都是紫的。

做这样的工作,他们既没有接到行政命令,也没有物质的回报,只是出于一份质朴的归属感:

社区,是我们的主场。

image.png

这并不是个案,在2020年全国抗疫情况更严峻时,从武汉到全国,无数人拧成一股绳,打响社区里的“巷战”,社区商家也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而中国的社区公益,也在疫情催化之下,发生着一场无声的变革。

image.png

中国抗疫最有力的手段,正是依托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,开展精细化的社区防控。

网格化的疫情防控,已经精细到了一栋楼、一个人,管理的颗粒度极高。这对社区治理能力也提出了超高的要求。

大量的人力被迅速组织调动起来,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,精细协作,发现群众的需求,有力行动。

其中,社区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,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帮手,协助完成物资配送、核酸检测、信息收集和沟通等重要职责。

尽管如此,社区中仍存在大量琐碎但可能是阶段性的、特殊群体的需求,在疫情期间,这些需求可能并不具有普遍意义,而本就人员吃紧的社区工作又很难顾及,这时,社会力量的发现和补位就显得尤为可贵。

比如,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,医院周围的社区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需求:

很多治疗结束后的孩子,根本租不到房。

有一位3岁的孩子丫丫,大年初二就已结束治疗,却因为武汉封城而无法返回赤壁老家,只能和妈妈一直滞留在武汉协和医院的儿科血液病房。她出不了院,新的患儿也进不来。

这时,武汉自如资助了爱佑“抗疫中途之家”,为小丫丫们提供了免费的爱心公寓,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度过了难关。

image.png

这样的需求并不只是特殊情况,在社区里,还会有更多微小、频密的诉求需要被解决。

比如打印作业。

2020年2月疫情期间,一个词条“谁又逼疯了小学生”冲上了热搜:

当时,上海全市中小学生基本都处在“停课不停学”的状态,有大量学习资料和作业的需求,但多数社区打印店却一直不营业,很不方便。

这时,链家宣布提供免费打印服务,家长们喜大普奔,小学生们全都ORZ。

image.png

有人调侃说:

一边上网课一边做在链家打印出来的作业,双管齐下疗效好。不得不说,为了中国教育事业,链家不惜得罪了20年后的客户。

在疫情中,老人也是遇到困难最多的群体。你想过一个问题吗?中国有多少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寸步难行。

今年1月,辽宁抚顺一位老人由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无法出示健康码,被赶下了车,令人心酸。

image.png

这也暴露了一个巨大的问题:

很多工作不可能等到疫情当头再来补短板。数以亿计的老人,无法使用智能手机,要改变这样的现状,功在平日,业在社区。

这件事平时有人在做吗?有。

贝壳公益的“我来教您用手机”这个项目,他们已经做了三年多。

通过定期培训和到店咨询答疑两个方式,他们免费教老人如何用手机发微信、打车、挂号。据报道,这本贝壳公益为老人特别制作的手机使用手册,迭代了30多版。

image.png

贝壳公益甚至还开设了“每日一答”栏目,每天整理一个手机使用小知识发在群里,随时回复老人提出的各种问题,很受老人们的欢迎。

现在,很多“学员”老人出门已经连钱包都不带,只带手机。一坐下就会先问:你们这里有没有WIFI?

从洞察社区痛点的云打印小程序、到长期教老人用手机,从积极参与社区志愿工作的经纪人到解决特殊群体租房困难的商家,这些社区公益项目的背后,都出现了贝壳公益的影子。

这家扎根社区的企业,依托服务全国各大城市的人店网络,以及超强的品质信仰,形成了服务社区公益的独特价值。

image.png

为什么在抗疫的风口浪尖,在社区防疫的各个战场总是能看到贝壳这样的企业主体的身影?

从某种程度上说,恰恰是它们已经拥有了融入社区治理的自觉性。

“社区里的这些小事,如果贝壳不做,谁又能做呢?”

贝壳副总裁贾生平曾对媒体表示,贝壳的精神本质是“向上向善”。这样的DNA,也决定了贝壳会成长为一个社区友好型组织。

所以,我们很容易理解,对贝壳来说,专注社区公益不是一场作秀,而恰恰是它希望社区服务的一部分。

疫情中让无数小学生ORZ的“云打印”服务,在疫情后并没有终止,而是推广到北京、上海、成都等地。目前,使用人次达到了21w+,打印文件数185w+,打印纸张数603w+。

教老人用手机的项目,截至3月底已经服务了15万人次,覆盖城市39个,手机课4500+节。

延续时间更长的是“高考服务站”项目,每年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打印复印、便民饮水、应急充电、免费接送车等服务,已经整整7年。2021年,高考服务站参与城市70+,参与门店1.4w+,可以说是遍布全国……

所以,在广州疫情中,能看到一大批化身志愿者的贝壳“蓝马甲”也就丝毫不奇怪了。

image.png

贝壳将自己视为社区的一部分,温暖也成为一种薪火相传的行动,生生不息。

image.png

现在,不少人还将贝壳等同于房屋中介,但事实上,贝壳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,定位为科技驱动的新居住服务提供商。

科技,也是贝壳公益的最大亮点。

比如,贝壳把社区内频繁发生的“看房”“签约”等活动,与节能减排挂了钩。

通过VR技术,把房子空间复刻,呈现在手机上。每一次线上VR带看可以减少碳排放140克,7次VR带看固碳贡献,相当于种下一棵树的减排量。

为此,贝壳发起了“蓝海行动”,鼓励用户VR看房、VR带看等低碳行为,参与到红树林修复工作中。用户可在线收集能量,通过个人或合种的形式申请种树。首期蓝海行动的32000棵红树苗,今年4月全部种植完成。

image.png

VR博物院,也是一个绝佳的案例。现在,只要打开手机,足不出户社区,就能看到北京、武汉、杭州、南京、广州、长沙、天津、成都、信阳等9大博物馆。数字技术,一下填平了信息鸿沟。

image.png

作为一种激发善意、记录善行、奖励善举的高效率手段,科技为贝壳的公益插上了翅膀。

种种科技活动的延展,与日积月累的温暖服务一样,最终会沉淀成为社区治理的能力,提升社区应对各类事件的韧性。

image.png

经过这两年抗疫,越来越多人认识到,社区才是人们生活最重要的归宿。

大城市的钢铁森林中,“陌生人社区”的模式,不足以应对黑天鹅频发的世界。守望相助才是未来社区最重要的关键词。

有学者甚至表示,2020年世界疫情开启了基层社区韧性治理元年。作为社会治理的“末端神经网”,社区将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
即使是大政府,也很难包办一切,解决所有细节问题。因此,社区建设不仅要依靠政府的管理,更需要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。

疫情之后,人们会发现:一个“社区命运共同体”的时代,真的到来了。

在这个新时代,越来越多像贝壳这样的企业,致力公益,服务社区,才让社区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